初春,斜风习习,细雨蒙蒙,很多人体会了一把“沾衣欲湿杏花雨”的“浪漫”,但也有人在这样的气候里感觉不自在了。

二月天,娃娃脸。春季天气忽冷忽热,尤其是阴冷潮湿的天气,更容易聚集寒邪和湿邪。二者皆为阴邪,会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,同时损耗人体的阳气。

遇到这样的气候,消化功能自然好不到哪儿去。可是因为崇尚传统习俗,部分人总会在春季坚持几天纳“寒食”的习惯,殊不知这样的习惯为机体引入了寒湿二邪,困阻了脾阳运化机能,加重了肠胃负担,于是出现消化不良、腹胀、腹泻等症状。

而大多数年轻人,平时很“宅”,不怎么爱运动,每年体检都提示体重超标、血脂异常,中医认为这是一种痰湿倾向的体质,遭遇到阴冷潮湿的天气,就会导致气机失常、脾阳不升,使得人体出现困倦,湿邪下注,使人感觉重浊。

所以在春季,我们需要把阳气养护起来,才能抵御寒湿邪气的侵扰。

一、春捂保暖很重要

初春一定要做好背部、腹部和双脚保暖:背部的督脉是“阳脉之海”,切不可受寒,否则容易频频感冒;腹部注重保暖,不穿露脐装,可避免因受寒导致的消化功能紊乱。双脚的保暖更能让整个身体感受到能量满满,暖洋洋的。

许多年轻人喜欢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早早地穿上短裙、七分裤或九分裤,但是我们的双下肢,尤其是脚踝的三阴交等穴位很容易被寒邪、湿邪以及风邪所侵扰,所以真的不建议这个季节这样着装。除了穿着合适的衣服外,大家还喜欢在春季晒太阳,这可是一个既省力又经济,还天然养生的好方法。

二、户外运动不可少

除了争当“向日葵”外,我们还可以顺应春季的生发之气,通过户外运动把阳气升腾起来。运动是消除春困最好的办法。

运动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,既可以慢跑,也可以踏青远足,还可以练练五禽戏、八段锦;热爱舞蹈艺术的群众,也可以结合自身身体情况,积极投入群体活动中。

足量的运动在加快新陈代谢的同时,还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,为大脑提供充分的氧料,并且在促进胃肠动力方面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
三、均衡饮食善调养

民以食为天。在春季,通过合理均衡的膳食调养也能帮助我们阳气升发。中医认为,春季饮食要注意多食甘味少食酸。日常可以选择进食山药、韭菜、菠菜、荠菜、芹菜、鸡肉、鸡肝等,减少西红柿、柠檬、橘子等的摄入。

同时这个时节,气温忽高忽低,不可吃寒凉食物,避免寒邪入侵胃肠,导致胃肠功能紊乱,不利于阳气的固护。所以春季一家人围坐,来上一碟韭菜豆腐干、一盘芹菜肉丝、一盅百合莲子羹,或是一碗香椿炒蛋,既能感受春天的美好,又能成全身体的健康

四、平和情绪莫急躁

春季一定要注意调节自身情绪,切记不要大喜大悲,遇事需要冷静,处之泰然。中医认为肝属木,主升发,肝气喜条达。也就是说,肝脏喜欢乐观积极、开朗豁达的情绪状态,会被抑郁愤怒的情绪所伤害。

因此,春季养阳也要注意情绪的调和,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固护阳气、养生防疾的目的。